廣告推廣
在忻州城東南15 里的系舟山北麓,有一個叫雙堡的村落,現(xiàn)轄于忻府區(qū)紫巖鄉(xiāng)。歷史上的雙堡村,因村里有東、北兩個土堡而得名。后又在村南修了南堡(又叫“五保堂”),使雙堡成為三足鼎立之勢。 據(jù)說清乾隆年間,雙堡郜懷琦、郜懷瑄、郜懷琛兄弟三人,不甘窮困,北上塞外,看到內(nèi)蒙古薩爾沁地帶(今內(nèi)蒙古包頭附近)河渠交錯、土壤肥沃、地廣人稀,便用跑馬撒黃芥的方法獲得巨額收益,隨即在歸化城(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開設(shè)了“六陳行”(糧食醬醋加工)等作坊、貨鋪,完成了資金的第一次積累。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 年),忻州知府李培謙倡議修建文廟,忻州各家商戶紛紛捐銀,雙堡郜家捐贈數(shù)額名列榜首,遂成為當時忻州七大富戶(郜、王、張、陳、連、石、焦)之首,雙堡郜氏也成為近代忻州的望族。 雙堡村多為沙田,水地很少。沙溝大街貫村而過,它既是村內(nèi)南北大街,又是一道季節(jié)性河床。過去臨街住戶都要將門檻增高加護,以防洪水進入。如今則路面硬化、河流改道,昔日的隱患早已不復(fù)存在了。沙溝街南端有一處坐落在高臺上的灰瓦、白墻、高門樓的院落——觀音廟,說是廟,其實很小,沒有飛檐斗拱的造型,也不見金碧輝煌之勢,因其高于街道3 米多,村人也稱“觀音臺”,過去,這兒曾是雙堡小學的校址。由于這里緊靠村口,過去便成了過路行人、受苦人及村里貧苦人經(jīng)常聚集的地方,他們花上幾個錢就能吃飽肚子,與當時沙溝街上同時開張的幾家冷拼熱炒的飯鋪相比,顯得較為寒酸。但村里人對這里卻很鐘情,于是起了個不雅的名字叫“餓鬼市”,現(xiàn)在則是村內(nèi)經(jīng)營美容美發(fā)、百貨副食的商業(yè)區(qū)。從“餓鬼市”過后街向西北走就是北堡子了,堡門都是由量了尺寸的石頭一塊塊鑿好,最后砌在一起的,直到今天還是齊棱對縫、完好如初。門楣上刻著“什夢游”三個大字。進入甕城,除原來的二道堡門外,又從正面開了一道門,可以直通里面的院落。為了出行方便,村民在西面堡墻上也開了一道豁口。如今,北堡子僅有兩條街,居住著十多戶人家,顯得十分荒涼。 比起南堡來,北堡和東堡顯得小多了。南堡子是郜氏人家發(fā)跡后所建立的,位于觀音臺以南400米。堡墻雖然是用土建造的,但是層層夯實,比磚砌的還要堅固。土堡高高屹立,寬有3 米左右,上面寬敞可行車馬,在堡墻的西北角上還開有一堡門,進門后向左拐,前面的土墻上還有一個大門,如有歹徒來襲,兩門一關(guān),便會把襲擊者夾在中間,尤如甕中之鱉,無處可逃。土堡內(nèi)大約有20 畝地,昔日堡內(nèi)高門深宅、車水馬龍,是一所布局巧妙、結(jié)構(gòu)精美、工藝典雅的具有晉北民俗特色的明清建筑群,可與晉中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相媲美,如今卻灰飛煙滅、蕩然無存,只留下一個空空的堡門和堡墻了。假如這些宅院保存下來,背靠禹王洞風景區(qū)的雙堡村必然會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名勝景點,可惜歷史不能假設(shè),留給我們的只能是無盡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