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壘堆,又名烽火臺,因沿官道相隔五華里而設(shè)一烽火臺,是我國古代的戰(zhàn)略性建筑,烽火臺的建筑是用于戰(zhàn)時發(fā)送緊急軍情的。古時一旦發(fā)現(xiàn)敵情,便燃燒以摻有糞便的柴草,釋放濃煙,夜間則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后方看后便知戰(zhàn)事發(fā)生,繼而出兵相助,頓村的五壘堆至泡池北二里半村和南邊的廿里鋪村的五壘堆相距均在五里左右。
五壘堆高六丈,方十丈左右,登堆時可拾級而上,上部較平,四周設(shè)有三尺高的土臺,用于點火報警,五壘堆下方西側(cè)有一處院落,院內(nèi)東為大殿,殿內(nèi)有關(guān)公走馬雕像,還有周倉、關(guān)平相隨左右,泥塑威武逼真,栩栩如生。殿門外兩側(cè)安石獅一對,院中有石碑一通,石頭旗桿一根高丈余。院內(nèi)有正房三間供和尚和值班士兵居住,南房三間堆放雜物。院門外緊貼官道,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降京津城后,那拉氏慈禧太后攜關(guān)緒帝及皇室成員乘龍輦在逃往西安的途中,于八月十五途經(jīng)此地,村里還組織群眾在五壘堆左右迎送。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話的普及和使用,烽火臺逐漸失去往日的使用價值,建筑物無人維護,在解放前后已倒塌。五壘堆也在一九七五年秋因搞農(nóng)田基本建設(shè)用土填了河灘,原址今日已變?yōu)檗r(nóng)田種了莊稼。
明、清時期的頓村,村外有四閣,南閣、北閣,西閣和東閣,南閣觀音廟為閣,北以北觀音廟建筑群為閣,西以紅門為閣,因為村東為村內(nèi)主要出口,東門閣的建筑比其它三閣宏偉壯觀。東門閣村東的道路中央,距村七丈余。閣分上、下兩層。木柱、木梯、木地板,二層頂部青瓦覆蓋,有脊無獸。樓下車走人行,樓上有閣,謂:魁星閣。面向西的一面塑有玉皇大帝雕像;面向村外的東面則塑著一位魁形的神像,一腳向后翹起,形成“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斗,象征“”魁”字中的小“斗”字,一手執(zhí)筆如點筆如點狀,以示點中了中舉的莘莘學子,日:“”魁星點斗”。距東門閣往東二十丈的路中,有一座宏大的建筑物:照壁。照壁寬兩丈七尺,高一丈八尺,照壁厚近三尺。磚基礎(chǔ),四周磚嵌邊,中間胡墼,兩面白灰抹面,用雕刻過的青磚作照壁前后的圖案,頂部用硫璃瓦、石灰作防雨處理,兩邊有超大的獸咀,照壁前后的通瓦貓頭上間隔一段安一小獸。我村的照壁無論高、寬和雄偉、豪華程度,是鄰村無可比擬的。每年冬日,由于沒有了莊稼的遮擔,一下汽路就能看到我村的大照壁。古有一種說法叫,“尋頓村不用問,村外看照壁,進村問碹口”。照壁兩側(cè)是專門拓寬的七尺車道,人與車輛繞照壁兩面留有的道路上通行。那時車倌不像現(xiàn)在按上、下路通行,是按兩車倌位置內(nèi)側(cè)會車,兩車盡量靠邊, 只要道路足夠躲開,兩車基本不會發(fā)生相撞事故。照壁為明,清時所建,由村內(nèi)有錢人集資所建,歷經(jīng)百年,解放后由于有礙于通行而拆除。西碹口,位于南北大街中段,西碹口街的東端。斜對為村委會大院,屬于頓村的中心范圍,是村里最繁華的地段。西碹口門后為段美蘭,他的爺爺寇三解放前就在臨街開有商鋪。改革開放后,她家把院東房拆除,蓋成八間門市對外出租。碹口南鄰崔二寶也將院內(nèi)東房改造成門市自己經(jīng)營曰雜,收入頗豐。西碹口寬一丈、高一丈六尺,材料為青磚。西碹口大門于一丈八處處起碹,碹口上部為弧形。用石灰漿砌成的碹口大門,青磚橫平豎直,灰縫飽滿。門墻寬四尺,原先有門框,兩扇大門。門扇為榆木材質(zhì)正面朝外,門環(huán)、拉手、蘑菇釘、門簪、獅子頭一應俱全。在門的背后,裝有上、下兩道木質(zhì)插關(guān)。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大門有專人負責值守,西碹口成為保護整條西大街老百姓重要屏障。西碹口的頂部有一定間距的門垛,門的正上方中間部位,塑有用青磚雕刻成的門匾,上書‘’福壽街‘’三個大字。背面也有一匾,上書"凝秀"二字。在碹口北側(cè)的花欄墻下邊,舊時還釘有一個用薄木料做成約一尺左右的棺材模型,據(jù)說是劉補年的曾祖劉恒在明國時期所為。劉補年上祖輩幾代木匠,除精通一般木工活外,主打加工棺材,而且周圍十里八鄉(xiāng)很有市場,碹口墻釘此物實際是古時的一種廣告行為。西碹口究竟建于哪朝哪代?筆者咨詢多位老者,也說不準具體時間。只是前年在與九十多歲的隆海叔交談時,講到他的爺爺劉建候曾參加過建設(shè)西碹口一事。估計時間在清末民初,至于碹口上的門,據(jù)多人所講,在解放前就不見了蹤影。盡管西碹口后來失去了防備兵匪襲擾的功能,但后來的多少年,外地人來村尋親訪友,總要先問此人住在碹口里還是碹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