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七月十五河燈節(jié),俗稱“河燈會”,又稱“放河燈”。
放河燈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tǒng)?!吨袊幕s說》第一卷記述“河燈會”是以山西省晉西北河曲縣七月十五夜黃河燈會,最為盛大、壯觀。
河曲河燈會,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影響晉、陜、蒙三省的典型黃河民俗文化項目和重要民俗節(jié)慶活動。
放河燈的習俗起源于佛教。據(jù)說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xiāng),佛教信徒每年于農(nóng)歷七月十五舉行盂蘭盆會,放河燈追祭祖先、超度亡靈。
河曲放河燈最早的記載可見于明萬歷《河曲縣志》:明弘治十三年,知縣李邦彥率眾祭奠大禹,放河燈。清道光十三年重修禹王廟,晉、陜、蒙邊民捐資,并將祭奠大禹、放河燈的歷史情形繪于墻壁而記之。河燈也叫“荷花燈”,中元夜在河流上放河燈,任其漂移,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河曲曾是晉西北著名的水旱碼頭,“南來的茶布水煙糖,北來的肉油皮毛食鹽糧”,貨物南下北上,人員西往東來,許多人過著黃河水上生涯,滾滾黃河濁浪,不知打翻多少船舶,吞噬多少船戶生命;當年走西口到“口外”淘金的人們,又有多少有去無回,客死他鄉(xiāng)。為了悼念遠去的親人,祈福未來,人們舉行了一系列的儀式,河燈會就是這些儀式中比較獨特并逐步延續(xù)下來的古老習俗。
河曲河燈會是禹文化、鬼神文化和走西口文化相結(jié)合的文化產(chǎn)物。隨著時代的變遷,河燈會的意義也發(fā)生了變化。河曲縣政府2005年開始主辦這個活動,不僅延續(xù)了放河燈的習俗,同時還舉行盛大的文藝晚會,成為了當?shù)匚幕涣?、發(fā)展經(jīng)濟、聯(lián)絡(luò)情感的重要載體。
河燈會在每年的農(nóng)歷七月十五前后三日舉辦,屆時,兩岸三省的民眾紛紛前來,舉行隆重的儀式,祭奠大禹。燈會初日上午要舉行放河燈祭禹儀式,并將社會各界粘糊的河燈供于神禹位前,舊日叫“領(lǐng)牲”。
夜暮降臨的時候,主持人鳴炮點燃火把,僧人誦經(jīng)將神位前花燈列隊送到渡口,船工駕舵木船,載著各種河燈,逆水向上大約一里,在急流中心拋錨停立。待準備就緒,樂工們便咚咚奏起樂曲,隨著樂聲,一盞盞象征著永生的花燈被放入河中。河燈順著黃河主航道,飄飄忽忽,點點連成一線,成群結(jié)隊向前漂移。岸上人看不清河面,只看見一片燈火在悠悠移動,明明滅滅,恍惚之間,就仿佛冥冥之中另一個世界呈現(xiàn)在眼前,令人心曠神怡。
如今的河燈會,人們?nèi)褰Y(jié)伴,全家出動,看河燈,賞曲藝,河面上彎彎曲曲的河燈,呈送著吉祥,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