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居寺石窟是山西忻州靜樂縣的一著名建筑景區(qū),石窟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型獨特,也有科學研究的歷史價值。
靜居寺石窟坐東朝西,鑿于離地面25米的半山崖上。共有石窟九座,總體特征皆平面方形,每窟約為2平方米,窟高0.6—0.7米,四壁垂直,頂部為平頂或略帶弧度。
簡介
第一、三、五窟門楣雕有火焰紋裝飾,每窟內(nèi)雕有佛像十尊,四壁三龕,每龕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
歷史
窟崖間鑿刻的石碑字跡“……歲次丁丑七月辛酉朔十五日乙亥建立”可知,該窟雕造于唐儀風二年(677年)??咭蛩露妹?,惜寺已不存。
布局
窟坐東朝西,鑿于離地面25米的半山崖上。共有石窟九座,總體特征皆平面方形,每窟約為2平方米,窟高0.6—0.7米,四壁垂直,頂部為平頂或略帶弧度。第一、三、五窟門楣雕有火焰紋裝飾,每窟內(nèi)雕有佛像十尊,四壁三龕,每龕一佛二菩薩或一佛二弟子,造像面相豐潤、頤頰飽滿、體形健美,唐風尤甚。


欄目索引
相關內(nèi)容